什么是 “法律明白人” ?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2-09-06 11:01 浏览次数:

“法律明白人”的概念

“法律明白人”是指村民中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愿意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人员。

“法律明白人”遴选对象

“法律明白人”优先从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大学生村官、中共党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村(居)民中遴选的法治带头人。

“法律明白人”的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中省市法治社会建设相关部署,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实村(社区)普法社会力量,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

“法律明白人”的职责

(一)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突出宣传民法典以及与“三农”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法律需求,对接村(社区)法律顾问,积极为村(社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引导群众用好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带动周边群众提高法律意识。

(三)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升级;主动参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

(四)学习宣传法律援助知识,对遇到法律纠纷的困难群众,积极引导群众寻求法律援助。

(五)依托村“法律之家”“百姓说事”“屋场会议”“圆桌会议”等民主协商途径,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 

“法律明白人”培育任务

(一)成为法律法规“宣传员”,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新风正气。

(二)成为矛盾纠纷“调解员”。协助并参与当地矛盾纠纷劝导、化解,防止矛盾激化、纠纷升级,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三)成为社情民意“传递员”。及时收集、反映当地社情民意,发现重大矛盾纠纷、突发事件苗头,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成为法治活动“组织员”。积极参与法治乡村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村(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等法治活动,提升村(社区)法治化建设水平。

(五)成为法治创建“监督员”。推进村(社区)事务依法、民主管理、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六)成为法律援助“引导员”。帮助村(居)民了解法律救济途径,提供法律帮扶,引导村(居)民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宝鸡市“法律明白人”培养目标

第一阶段:到2021年底,全市每个行政村每10户培养1名“法律明白人”;

第二阶段:到2023年底,全市每个行政村每5户培养1名“法律明白人”;

第三阶段:到2025年底,在“八五”普法收官前,力争全市每个行政村每户有1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农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