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宝鸡市司法局 签发人:张文科
宝司函〔2022〕4号
市政协史海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建议》提案(第524号)已收悉,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于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关注,您的建议对于提升我市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高度重视,及时组织进行了专题学习研究和讨论,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市行政诉讼现状
2021年全市行政机关共产生行政败诉案件39件,其中涉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征收房屋、土地需要做的行政行为,继而引起的行政诉讼导致败诉的案件有30件,占全部败诉案件的76.9%。
二、原因分析
1、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凸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这样那样矛盾和问题,直接导致行政管理和执法的增多,客观上导致行政争议增多,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增加。
2、依法行政意识还有待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和专业知识尚显不足。部分执法人员的责任和服务意识较为淡薄,导致出现行政争议。
3、行政执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在执法中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够,重结果轻程序、重罚款轻教育现象较为严重,行政执法的案卷质量普遍不高,证据不足、执法程序错误、法律法规适用不当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出现行政争议时,败诉风险增加。
4、群众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推进,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信访、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党和政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同时,法律救济渠道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促进群众维护自己利益的可能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维权环境氛围不断加浓,导致行政争议诉讼案件数量上的增加。
三、改进措施
关于您提出的几点建议,经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一)以学习教育为基础,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突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要内容,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理想信念教育,使其牢记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树立勤政廉政、执法为民的观念,自觉摒弃特权思想,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执法的唯一目的。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利用业务学习和集中培训的时机,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各执法单位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专业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使其懂业务、善管理,成为行政执法的行家里手,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三是注重典型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便民、惠民”等为主题组织开展优秀执法队伍、提升优质服务等创建活动,大力宣传行政执法典型,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标杆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处处争创文明岗、人人争创先进典型的良好风尚,推动行业行政执法水平整体提升。
(二)以落实制度为重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的要求,督促各单位制定完善各项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评估检查;加大砂石管理领域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监督,及时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执法权力清单化、执法过程透明化、执法监督全程化、法制审核制度化,不断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认真落实《陕西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和《陕西省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内容和标准》,坚持每年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过自评、联评、互评等方式,不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三是全面落实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执行《陕西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及时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细化处罚阶梯标准;对每一个执法行为都必须体现自由裁量权的应用,将执法权关在裁量基准的“笼子”里,减少执法行为的随意性,解决执法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三)以监督考核为抓手,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向社会聘请执法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正面典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公正、办事效率、清正廉洁等为主要内容的政风行风测评,及时向社会通报情况。二是建立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市、县司法行政机关和各执法单位要建立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大对投诉举报案件的督办力度;对执法问题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部门及时进行通报,对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依据《陕西省依法行政监督办法》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实施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行政执法奖惩办法,每年对各单位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成绩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宝鸡市司法局
202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