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司法局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446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07-29 16:09:26

               类别:B

 

宝鸡市司法局            签发人:张文科

                                               

函〔202410

 

 

对市十三届政协次会议第446

提案的答复函

   

尊敬的苏尼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提案》(第44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宝鸡市司法局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着力提升基层法律服务水平。

一、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您提出建议一“建立从各县区基层的镇、村、社区与司法机关、律所、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使群众有法律问题能及时得到答复,……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我们依托镇(街)司法所、村(社区)委员会建成了116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13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与镇(街)、村(社区)联动合作,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安排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对驻村(社区)法律顾问执业单位、专业职务、联系电话、监督电话和承诺服务事项等信息统一制作公示牌,在所驻村(社区)公开公示,便于群众联系和监督;此外,鼓励村(社区)法律顾问与所服务的村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让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得到法律服务,搭建了群众与调解员之间沟通的“网络纽带”。公共法律服务室的建设,使法律服务直接面向群众,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

二、畅通服务渠道,弥补人员不足

您提出建议二“我市各县区、镇街司法所虽有固定编制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但仍然无法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应加大法律服务人员的职数或增加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人数”,受编制政策及经费限制,目前增加法律服务人员的职数有难度,但我们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一是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作用。安排专业律师接听“12348”法律服务热线,提升服务质效。“12348”法律服务热线实现手机微信端一键呼叫。群众在家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即可享受到专业律师的法律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听热线15633人次。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司法”“智慧司法”建设。为解决专业人员紧缺问题,借助科技手段,我们积极推进“智慧司法”建设,目前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配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355台,在人口密集的街道等场所配置“无人律所”12处,终端机包含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多种法律服务项目,由镇(街)、村(社区)干部引导群众操作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法律服务专业人员不足的压力。此外,我们开发了手机终端服务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法律服务。

三、拓展普法宣传阵地 树立法治意识

您提出建议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无法满足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真正理解和法律需求,建议在各县区、镇(街)、村、社区建立法治宣传栏……为建设平安美丽新宝鸡做出贡献”。近年来,我们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镇(街)、村(社区)设置了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墙等普法载体,内容涉及国家政策、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典型案例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此外,为了满足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真正理解和法律需求,一方面,我们大力推进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让更多的基层群众掌握常用的法律知识并宣传影响到身边的人,目前我市共有“法律明白人”56972名;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将法律顾问的相关信息、联系方式在村(社区)公示,并制作成便民卡片发放给群众,确保群众在第一时间能得到法律顾问的服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日常积极参与基层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我们还积极创建法律文化广场和法治文化公园,对群众免费开放,群众在出行路上、田间地头、旅游观光中即可体会到“抬头见法”“处处有法”“满眼是法”的浓厚普法氛围,使法律深入人心。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探索创新基层法律服务方式,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一是结合实际,不断丰富镇(街)、村(社区)法治宣传栏的内容。 二是继续推进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最后,诚挚感谢您对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宝鸡市司法局

2024年7月25日

 

(联系人:刘雪,电话:326237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