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市聚力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解决行政应诉工作突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由2020年的16.06%上升至今年第三季度的94.44%,行政机关败诉率由66.47%降至28.57%,行政应诉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高度重视
压紧压实责任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专题听取行政应诉情况汇报,组织行政应诉法规政策专题学习,作出改进提升工作的专项决议。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推进会,责成排名靠后的县(区)、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作出明确表态,着力解决重视不够以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和行政机关败诉率不稳定的问题,并提出出庭应诉率必须达到100%的刚性要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胜仁率先代表市政府出庭应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联动施策
推进问题整改
强化条线指导。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组织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专题调研,先后十多次深入县(区)和执法单位,召开座谈研判会12次,建立案件质量标准,面对面指导县(区)、市级部门规范执法行为,研判工作短板,一对一帮助分析解决问题。组织专题培训。组织全市行政应诉工作专题培训会,邀请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和市政府法律顾问、律师等专业人员,就如何提高行政应诉技巧开展培训,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细化证据标准,厘清实践困惑,重点解决不敢出庭和“出庭不出声”问题。开展专项督察。市委依法治市办对各县(区)及重点部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及行政机关败诉率开展专项督察,对工作靠后的县(区)和部门进行督办。专项督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业人员参加,结合工作实际现场反馈意见,逐一推动问题整改。严格责任管理。按季度排名通报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和行政机关败诉率,对工作落后的县(区)、单位发出督办函;对未按要求出庭的县(区)主要负责人和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个人通报,责令说明情况,限期改进工作。
优化机制
促进常治长效
加强府院联动。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司法局出台了《关于建立行政审判和行政复议应诉联络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沟通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畅通信息反馈预警渠道,规范了发出应诉通知的程序、标准和范围,落实“双通知”制度,法院向行政机关负责人发出出庭通知的同时,抄送同级党委依法治市、县(区)办,压实党政双责,确保应出尽出。强化诉源治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行政诉讼发生。针对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重大项目建设等容易引发群体性行政诉讼的领域,有效发挥“三调联动”作用,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对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坚决做出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等纠错决定,力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去年以来,全市行政复议案件调解率达到44.3%,纠错率22.1%,向县(区)和市级部门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一批共性问题在根本上得到解决,从源头上减少了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纳入年度考核。市委考核办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和行政机关败诉率纳入全市法治建设年度考核,建立正负面双向清单,对解决行政应诉工作突出问题成效良好的县(区)和市级部门加分奖励,对未按规定出庭和败诉率较高的逐项扣分,最高扣分比例占法治建设考核总分的25%,在“伤筋动骨”中倒逼工作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