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到一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延安时期形成的生动局面时再次提到一句话:“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今年以来,扶风县司法局党组时刻牢记“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句话,聚焦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律需求的新要求、新期待,大力开展“法护正义援惠民生”专题活动、提供便利化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到家门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调解工作“扶风模式”、人人争当群众身边的法律宣传员、“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工作等“司法惠民六件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费心事、闹心事、扰心事,持续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稳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01
法律服务贴心高效
“我年龄大、腿脚不方便,没想到你们能来家里上门办理,实在是太方便了。”都已经打算放弃继承弟弟遗产的老董在家中领取到县公证处制作的继承公证书,他颤抖着声音不断感谢。
为打通公证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扶风县司法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让跑腿次数更少、让等待时间更短、让材料手续更简、让暖心服务更多”的服务理念,推出“特殊情况上门服务”等九项便民措施服务群众,最大限度提升公证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共办结169件公证案件,其中民事类公证案件165件,涉企公证业务4件。
“四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扶风县司法局党组强化走访排查大兴调查研究,切实倾听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把依托县级法援中心、新建20个法律援助站点、重点援助农民工欠薪问题作为司法惠民六件实事有力抓手。针对退役军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在全县8个司法所、3个律师事务所、9个重点人群职能部门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基层工作站,最大限度地为符合条件的案件当事人及时有效提供法律帮助,实现“法律援助”服务群众“零距离”。今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1件,其中,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204件,挽回经济损失450余万元。
02
权益保障维护到位
“本来我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行政复议帮我解决了问题”。在一起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后,老张难掩激动的心情。
扶风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降低门槛、打开大门”让更多矛盾通过行政复议得到实质性解决,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法治建设工作,建立行政检察与行政复议衔接和会商机制,合力化解“潜在之诉”1件。全力抓好行政复议工作,年内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2件,其中维持5件,驳回2件,经调解撤销3件。落实《扶风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办理行政应诉案件受案2件,结案1件。
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平安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扶风县司法局积极推进司法部要求的“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完善“人防+技防”措施,形成了社区矫正“654”管理办法,即以手机定位监管、宝鸡帮教小程序打卡、突击走访、周通话月见面、电子手环定位、信息化核查六种方式全面化监管,与检察院、公安局、村(居)委会、家属、律所五大主体联动化督查,分刑种、分性别、分管理级别、分经济情况四个方面分类化帮扶,有效防止了脱管、漏管的发生。今年,我县坚持“温暖帮扶暖人心”的管理经验在全市推广,通过与市民盟联合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对困难矫正对象进行救助,不断发掘矫正对象中的典型,形成“树立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使矫正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为平安建设筑牢了“第一防火墙”。
03
法治宣传入脑入心
“我们村集体经济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好了,但是涉及合同的纠纷也随之增加了,你们能为我们举办一两场法律讲座吗?”某村书记向司法所提出了需求。
为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扶风县司法局在充分调研村级需求和律师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全县9名律师,10名基层法律工作者签约全县124个村(社区),建立了“村(社区)点单、司法所派单、村(社区)法律顾问接单;约定时间、约定地点、约定对象、约定内容、约定效果;优化经费保障和评价考核机制”的“352”工作机制。机制建立以来,法律顾问为村(社区)和企业开展法治宣传50余场次,对“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培训22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次。
“东方一枝花、落在司法家”。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人民调解“枫桥经验”,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扶风县司法局建立规范县镇村三级调解组织13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0个,打造了“枫桥式税务局”,现在岗调解员547名。调解队伍的建立为群众提供了“调解员超市”,使调解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望闻问切的“老中医”和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好管家”,形成“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的良好氛围,我县绛帐镇罗家村调委会也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1703起,已化解1686起,化解率超过99%,人民调解已成为深受群众信赖的“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