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眉县:司法护农驻村驻心共振兴

来源:宝鸡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11-10 14:41

“眉县司法局组织的培训,考虑得太周到了,我现在才知道定金、订金、预付款的区别这么大。”一提起法治培训会,眉县齐镇上庙村群众交口称赞。

11月7日,记者在眉县齐镇上庙村采访时,听到最多就是这句暖心话。

眉县司法局新一轮乡村振兴驻上庙村工作队履职以来,紧紧围绕齐镇党委、政府“两带三产一中心,打造三县交界商贸重镇”的发展思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大专项行动”为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弘扬“实干担当、创新争先”工作精神,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法治宣传接地气

司法服务聚人心

齐镇是猕猴桃大镇,9至10月份,是猕猴桃销售旺季。为了保护果农利益,司法局派驻上庙村干部马志强主动发挥自身特长,搜集整理涉及民生、猕猴桃销售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连续举办法治培训会2场次,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民法典》,详细阐述以往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例,如何区别“借条、欠条”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入户、走田间地头,协助村民制作《猕猴桃销售合同》168份,今年全村猕猴桃销售未发生一例违约纠纷。在“平安眉县、九率一度”入户宣传活动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起,利用法律专业知识,扎实推行“枫桥经验”,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驻村工作队始终以“群众生活无小事”作为自己乡村振兴工作准则,面对面法律服务群众78人,利用法律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普法传播力,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乡村振兴完美的融合,深受村民称赞。

特色产业焕新生

乡村振兴赋新能

上庙村依托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以猕猴桃、大樱桃为代表的“一村一品”农业体系。为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工作队鼓励村民采用新的网络营销模式,指导在上庙村设置了4个快递收购点,并提供技术支持,为村淘宝店提供电脑、打印机,成功在网络销售1.6万余件,实现3倍附加值。工作队员主动做代言人,代表眉县司法公证处,通过抖音、快手、头条、微信平台,向全国人民承诺上庙村猕猴桃品质。积极引进上海、青岛、北京猕猴桃收购客商,国庆期间成功收购本村猕猴桃32万斤,对脱贫户、监测户的猕猴桃加价收购,实现脱贫户收入大幅增长。通过司法局联系县泰隆银行在上庙村开展“猕猴桃、大樱桃沃土计划”,为果园使用有机肥提供低息贷款。针对村组耕地土壤沙石化导致老树枯死过多问题,多方联系,请教自己农业大学的教授,从汉中市引进水杨桃苗子2800棵,在市场价一棵苗子7元的情况下,只收取成本价2元,个人出资运输费,并且亲自培训脱贫户嫁接猕猴桃新技术,优化提升果园39亩,提高猕猴桃质量和经济效益,真正使村民得到了实惠,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道路。

救助济民显温情

履职尽责显担当

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将救助济民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救助对象精准化、救助工作主动化为切入点,通过实行主动寻找、主动摸排、主动走访的工作模式,深入了解被帮扶对象及其近亲属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经济现状等,摸清底数和需求,明确具体救助举措,做到精准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主动对接联系有关部门、主动宣讲政策、主动协助启动相关程序,帮助其解决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全面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走村进户作调查走访过程中,排查出胡某等3名三级以上精神障碍患者,了解具体情况后,协助办理了每年护理费2400元/人;帮助刘某等3名一、二级残疾人申请办理护理费、生活费每年2160元/人;为梁某等4户大病的群众,申办农村低保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扶困先扶志、扶智,介绍残疾人王某、脱贫户刘某在村内的新晨石油化工公司就业,月薪6800元;对行动不便的特困户李某,手把手进行网络营销培训,使李某不出门也能赚到蔬菜差价。利用村委会院子的废旧彩钢瓦,工作队为二组特困户刘某搭建羊舍,现存栏奶山羊20余只。通过工作队的努力,切实解决了群众的一些烦心事,增加了部分群众收入,同时也消除了乡村安全稳定隐患、防返贫隐患。

“如今的上庙村,民风淳朴,村民和睦,一幅司法护农,产业兴旺,村容整洁,乡村振兴的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齐镇人民政府综治办工作人员张军考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