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渭滨区马营司法所收到了一面写着“真情暖人心 司法解民忧”的锦旗。某企业代表手捧锦旗,激动地说到:“马营司法所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解决了我们的纠纷,为我们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基层司法所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值得称赞。”
一、打好“普法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近日,马营司法所在辖区企业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一起因员工摔伤致残与企业发生的纠纷,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为了早日妥善化解这一矛盾纠纷,马营司法所立即介入,将双方代表约到所里,就该公司拟定的章程、规定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研判,并依据《民法典》及新修订的《公司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普法宣传,既明确了双方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又明确了其应享受的权利。现场普法使双方明白只能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依法进行活动和维权,一切过激言论和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二、摆明“道理牌”,还原纠纷起与因
仅通过现场普法,不足以使双方之间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马营司法所打出第二张“道理牌”,就事故的起因、工伤事故的认定、赔偿的依据和标准给双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明思路,使他们各自心中都有一本明白账。司法所工作人员以换位思考、讲明道理、明确事实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化解了双方心中的隔阂,为成功化解这一工伤矛盾纠纷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三、嵌入“感情牌”,化解各自心中积怨
司法所同志在调解过程中,与受伤职工罗某深入交谈,了解到罗某是安康市汉滨区人,为此次摔伤事故同公司调解搞得身心俱疲,急于解决纠纷并回老家养伤的这一情况后,立即打出第三张“感情牌”,加速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人员通过“背靠背”的调解法,找到罗某的妻子,从子女教育、家庭和谐、父母榜样等切入口对罗某的妻子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让其劝慰自己的丈夫要多从家庭的角度出发,积极同公司沟通,合法、合理、合情地处理矛盾纠纷。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持续做工作,马营司法所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出现了开头那一段感人的画面。
此次工伤事故的成功调解不仅化解了双方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也彰显了司法所在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是基层司法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驾护航的一个缩影。